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不断完善学科评估体系 厚植研究生培养沃土

时间:2017/12/28 21:57:00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终于公布了。这是我国每四年一次对院校履行核心职能情况所进行的综合评估和质量检测;也是向社会全面呈现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与表现;还是正处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的有中国特色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质量评价机构对自身运作机制和系统评价能力的全面检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学科评估在当今中国引起的关注都已超出学科自身范畴,由学科评估引发的讨论也已越过评估技术边界,剑锋指向充满变数的全球化时代如何评价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难以预测未来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对高端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本增值的信心;在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如何形成有中国特色、能有效帮助院校改进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的教育评价体系。学界、政府和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讨论和行动,才是学科评估对中国高等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之处和影响意义所在。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全球化3.0时代。逐渐变平的世界扩大了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也使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和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和强化。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推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其中60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达到普及化程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被一些人称为“零点革命”)的到来,进一步凸显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在新时代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国宏观发展战略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重建研究生教育制度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全日制研究生在校人数年均增长率不但超过同期全日制本科生在校生数的增长率,也大大超过同期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在校研究生规模的增长速度。与这种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尚存在的资源、结构,特别是质量及特色短板。近年来,伴随国家不断强化“两个百年”目标设定并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实现目标的保障,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3年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强保证。“四个突出”、“两个提供”清晰表达了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提法与十八大报告中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虽然方向相同,但目标和内容的达成要求已有很大不同。具体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临近2020,走向2035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特别需要谋划:如何借“双一流”建设之势,建成一个能够适应我国科技、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健康有序且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使我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及文化强国,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变成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和宏观环境下,我们将学科评估看成是支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学科评估重在为院校提供客观了解自身在学科建设上的现状、与同类院校相比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建议;为社会呈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全貌和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同时,为学生更好地选择院校提供信息,为政府和企业更准确地找到合作伙伴提供支持,所有这些功能在目前实施的学科评估制度设计上都已经有所体现。

  总的说来,已持续进行四轮,形成相对稳定体系的一级学科评估不仅见证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且用不断改进的指标体系对建设过程和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从数量上来看,参评单位和学科数量持续增加,反映了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律和追求卓越意识增强。在评估制度设计上,教育部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组织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性探索与积累,学位中心已经形成比较清晰的评估理念和原则,建立起我国目前最精准、最完备的学科大数据库,总结出一套严格的评估信息采集与核查方法,其努力已使学科评估工作在社会上获得较高公信力。

  在评估理念和方向上,历次学科评估都很注重考虑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把学科建设置于中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本次学科评估更是从一开始就明确: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导向,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思路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创新评估方法,不断树立评估品牌。

  本次学科评估有不少亮眼之处:第一,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国标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学生调查”和“雇主调查”,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话语权拓展到教育系统之外。第二,改变 “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的简单做法,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结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同时,规定教师成果归属按成果产生时的“产权单位”界定,不随人移,抑制“抢帽子”等人才无序流动现象。第三,尝试建立论文评价中国标准,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强调中国特色,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第四,更加关注社会服务贡献,首次单独设置“社会服务贡献”指标,由参评单位提供“代表性案例”来展现本单位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贡献。第五,配合国家和高校鼓励跨学科合作、多学科攻关的需要,采用“归属度”成果认定办法,允许“跨学科成果”按比例拆分填写在多个学科,以支持和鼓励跨学科研究成果。第六,创新结果发布形式,首次提出“学科优秀率”指数,帮助学校发现学科布局问题,警示“摊大饼”式盲目扩张。第七,为提高我国学科国际知名度和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本轮学科评估首次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在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试点开展国际声誉调查,为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提供借鉴。最后,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轮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再公布得分。这种方式既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体现不同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实际变化,满足社会对院校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又淡化了分数和名次,引导高校更加投入学科的内涵建设。

  学科评估的真正作用不在于分布分数、排出名次,而是展现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帮助院校发现和诊断问题,改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的学科评估虽然表现出高校学科建设的显性价值与贡献,但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所蕴涵的对个体、家庭、区域、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收益、隐性价值和综合贡献远未得到充分展现。所以,对于院校而言,不用太在意结果公布之后社会上出现的对具体院校的褒贬,而要着力于分析学科评估数据,着手挖掘数据所揭示的学科发展规律和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问题。我们要清楚:评估只显示问题,并不解决问题,真正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还是院校和学科建设团队自身。

  让我们用好学科评估带来的直面问题、切实改革的机会,让学科建设踏上新台阶,使研究生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

点击下载文件: